富里经理:下周与维尔德开启谈判
沟满濠平网
2025-04-05 18:48:57
皮卡尔和博尔施伯格希望,太阳驱动号的美国之行能促使人们更多关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孟宪淦对记者表示,该政策对行业的带动作用还要看后续的细化措施。电价和补贴政策是制约光伏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今天进一步表示,光伏电价补贴政策预计8月份会出台。此前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千瓦以上,并且包括1GW光热发电的装机。《意见》还提出,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中国政府网今日发布《国务院发布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根据光伏发电发展需要,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
电价和补贴政策是制约光伏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光伏电价补贴政策是《意见》细则之一。在能源产业中,由于光伏业规定的节能补贴在建设端,而不注重后期的发电,使得金太阳工程实施过程中,行贿、骗补、工程延期、质量低劣等社会传闻不断,如何从如今的前端补贴制度转为后端补贴制度,已经成为节能补贴想有效推行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业运营人员向记者表示。在项目投建前,金太阳会承诺补贴给项目投资者一笔达到项目总投资50%的资金,而这50%的资金在项目投建前一般就会预支其中的70%,剩余30%在完工后支付。但时至今日,其所预计的隐患却并未消失,反而变成了现实。而对于光伏企业后期不发电也无人过问的补贴漏洞也是一种补充。
就是因为有了金太阳工程,才使投资者开始对电站项目感兴趣。这种电池几年以后效率和性能将迅速衰减,根本无法满足相关规定中使用寿命不低于25年的要求。
据多位光伏业高管透露,业内期盼已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入网方案有望在8月之前出台,而这种被业内成为度电补贴的方式或是对目前光伏业骗补行为的一剂对症下药的方子。对于当时银行不疼,投资不爱的光伏企业来说,金太阳的补贴政策无疑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而在获得补贴后,则将资金借用给第三方或者挪用资金用于购买土地及相关税费等更高收益的领域,从而将那些真正需要补贴的项目挤掉。在那个2009年的秋天,金太阳示范工程带着推动中国光伏发电项目发展的重任应运而生。
但太容易到口的肥肉,勾起了部分企业更大的胃口,从而开启了一场名为骗补的饕餮之宴。相比安徽中电的公开回应,更多的骗补企业选择了回避。此外,还有部分企业通过关系走捷径,以正常报批的方式获得资金,但在项目批复以后根本不建,或者减小电站规模以小充大蒙混过关。8个金太阳工程违规项目中,有6个违规使用资金超过2000万元。
据审计结果显示,通过不实材料的申报,安徽中电龙子湖工业园区项目违规获得了中央财政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5926万元,位居骗补者之首,目前正在整改中。而为了获得这笔补贴,企业可谓绞尽脑汁。
为了配合这种合作模式,甚至有公司会提供配合验收的业务,以保证并肩作战的成功。但想要保障届时政策的效果,更需要的是监管部门对防骗补机制的完善,以及对政策实施监管力度的加强。
记者试图联系其他相关光伏企业负责人,但除了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有对媒体的公开声明外,其他六家企业都已三缄其口。审计结果显示,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的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就是以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违规获得了2637.25万元补助资金。其负责人公开表示,2011年,因与龙子湖工业园区的部分企业没有谈好条件,企业不愿意安装非晶硅光伏,导致安装面积达不到补贴标准,与当初申报的12兆瓦相差近一半的缺口。那时候,银行不愿意给电站项目贷款,金融投资也不愿意给相对收益率不高的电站项目以资金帮助。对此,安徽中电也有自己的解释。而在行业刚刚兴起时,确实没有人愿意投资一个尚不能明确并网,又带不来很高收益率的光伏电站项目
与前端补贴制度不同,度电补贴是以电价补贴的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企业如果不发电,将无法获得任何补贴。而这,无疑为骗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为骗补各显神通面对骗补企业现在的沉默,不禁让人想起它们曾经对金太阳的推崇。而金太阳工程的出现,无疑大大缩短了这一进程。
而最为灵活的骗补方法则是并肩作战。为诱惑违规猖獗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违规使用资金2.07亿元,占总违规资金的12.8%。
而对于光伏企业后期不发电也无人过问的补贴漏洞也是一种补充。在那个2009年的秋天,金太阳示范工程带着推动中国光伏发电项目发展的重任应运而生。在项目投建前,金太阳会承诺补贴给项目投资者一笔达到项目总投资50%的资金,而这50%的资金在项目投建前一般就会预支其中的70%,剩余30%在完工后支付。金太阳,一个曾经给光伏业带来光明的标志,如今却成了部分光伏企业避之不及的阴影。
骗补手段的层出不穷,正是在为补贴机制的漏洞敲响警钟。对此,安徽中电也有自己的解释。
对于当时银行不疼,投资不爱的光伏企业来说,金太阳的补贴政策无疑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上述运营人员回忆道。
先找一个合作伙伴,以这个合作伙伴的名义来申请补贴,但彼此之间并没有打算真的去做任何光伏项目,所有的准备资料及采购合同都是虚假的,以此来获得高额补贴。记者试图联系其他相关光伏企业负责人,但除了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有对媒体的公开声明外,其他六家企业都已三缄其口。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通过关系走捷径,以正常报批的方式获得资金,但在项目批复以后根本不建,或者减小电站规模以小充大蒙混过关。8个金太阳工程违规项目中,有6个违规使用资金超过2000万元。相比安徽中电的公开回应,更多的骗补企业选择了回避。过于宽松的补贴环境让很多企业开始急功近利,实际建设的电站规模与申报规模根本不符,或是在建设上以次充好,甚至不去考虑以后并网发电是否可行。
但时至今日,其所预计的隐患却并未消失,反而变成了现实。国金证券(11.56,0.00,0.00%)新能源分析师张帅告诉记者。
在审计署的公告中,这些是光伏企业最不愿意面对的关键数字。但太容易到口的肥肉,勾起了部分企业更大的胃口,从而开启了一场名为骗补的饕餮之宴。
在这一点上,我国启动节能补贴,其出发点也是为了通过补贴政策,扩大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推进节能减排战略,在方向上与国际社会无异。其负责人公开表示,2011年,因与龙子湖工业园区的部分企业没有谈好条件,企业不愿意安装非晶硅光伏,导致安装面积达不到补贴标准,与当初申报的12兆瓦相差近一半的缺口。